|
|
::: |
|
|
|
|
在肥胖兒童身上,最常看到的就是大家所謂的胃口太好,一直吃不停,爸爸媽媽很擔心孩子肚子是不是住了「好吃蟲」。當孩子體重過重,吃的份量又超乎大人的攝食的份量,爸爸媽媽就應該檢視一下,您的小孩在飲食上是不是出了甚麼問題。排除甲狀腺亢進、小胖威力症等疾病原因,您可以檢視以下幾點:
一、 是否吃東西速度太快?
吃飯時狼吞虎嚥很容易消化不良,而且吃得太快還容易變胖。狼吞虎嚥的飲食習慣,容易不知不覺中吃下過多食物。當人的大腦傳達出-吃飽-的指令(飽食中樞),是在用餐開始後20-30分鐘,然而在大腦感到沒吃飽之前便狼吞虎嚥的話,就會造成飲食過量。此外,吃食物的速度太快,也會增加胃腸負擔,胃就需花更多時間磨碎食物。長期下來,胃酸分泌過量,胃壁受不了刺激,就容易受損,因此而常常受點刺激就胃痛、肚子痛,甚至拉肚子等變成家常便飯。
英國帝國理工學院(Imperial College)研究顯示,與吃飯速度較慢的人相比,狼吞虎嚥的人容易吃多,進而導致肥胖。同時研究也發現,吃東西的速度快過,明明所攝取的食物份量已經足夠了,可是大腦仍未收到飽食中樞發出的訊息,所以在「不知飽」的情況下,就會不知不覺地繼續吃、喝,熱量攝入過多,自然會肥胖起來。
二、 是否配菜太重口味?
我們常常去吃熱炒食,總是一碗飯接著一碗飯,配菜又油又鹹又辣,實在太好吃,又無法直接吃,只好飯一碗接一碗,「飯配著菜吃」,因此不知不覺吃下過多的熱量。
三、 是否食物過於精緻或細碎?
食物太細碎,或是過於精緻,我們的口腔、牙齒需要作用時間相對減少,容易滑入或吞入食道內,在相同時間內,不知不覺吃下更多的食物。同時,食物在口腔中停留的時間一但縮短,不能充分地與唾液進行混勻和消化,大塊食物也得不到仔細的加工,如此一來,不但影響了唾液對食物的消化作用,也加重了胃、腸的負擔。長期下來,除了可能易患胃腸疾病以外,還可能因為消化吸收不佳而損害身體健康,造成的危害絕不小於「垃圾食物」所產生的。
四、 是否菜色都以勾芡或過多湯湯水水?
粗糙或食物面積較大的食物,我們無法直接吞食,相對勾芡或較多湯湯水水的飯菜,隨著水分與勾芡就容易直接吞食,吞食食物的結果,因為食物未經牙齒充分咀嚼,當然加重胃腸消化系統的負擔,牙齒、口腔受傷,我們在肉眼上容易得出來,也容易就醫,但是胃腸受傷、生病了,對身體傷害也是很大。
當您檢視完以上飲食習慣之後,可以依據孩子實際狀況做飲食習慣的修正:
一、 吃東西細嚼慢嚥
根據研究證實,一口飯咀嚼20下,是最利於人體消化和吸收,但食物質地與大小影響咀嚼次數,爸爸媽媽可以配合孩子吃飯咀嚼速度,一起共餐,或是用鼓勵、獎勵方式,讓孩子增加咀嚼次數。
二、 不需要每道菜道配菜都是重口味
有些家長矯枉過正,為了吸引孩子正常用餐,每道菜多屬重口味,餐餐都是滷肉、豬油炒青菜、玉米濃湯、糖醋雞丁等重口味菜色,不但埋下重口味的飲食習慣,孩子一碗飯接著一碗飯,吃下過的熱量。飲食是一種習慣的養成,經常在正餐時,讓孩子吃到五穀、糙米飯,青菜滿滿一大碗,自然而然,孩子沒有青菜、沒有咀嚼的食物,就會覺得沒有吃到滿足的正餐。
三、 食物越粗糙、切大塊,讓孩子享受吃的樂趣
您可能會擔心,孩子的乳牙正在成長,食物如果太大塊、太多纖維,是否容易夾在牙縫中。烹調過程中,只要稍稍用心,將食物烹調的熟度拿捏好,慢慢讓孩子咀嚼食物,門牙發揮他應該有的切斷功能、犬齒撕裂肉類、臼齒負責他應該發揮的磨碎功能,不但可以讓孩子牙齒充分發揮功能,發育也更完整。咀嚼過程中,口腔分泌唾液,讓食物在口腔的第一線進行混勻和消化後再由食道進入至胃、腸,讓身體各功能各司其職,胃腸健康,孩子精神也會好!
四、 減少勾芡或湯湯水水的菜色
根據本校的小朋友的午餐菜色票選活動,以及每日廚餘觀察量可發現,孩子特別喜歡燴飯、炒麵、咖哩料理、濃湯等系列的菜色。這類食物因為油、鹽包裹著食物表面,攝食時,重口味,又有滑潤感,相當下飯,但相對不知不覺口腔、牙齒會減少咀嚼次數,加重胃腸消化系統的負擔,根據98年臺北市教育局所屬學校營養師各校「午餐油鹽用量」研究顯示,一餐之中,湯是所有菜色之中,鹽份(鈉含量)攝取量最多的一道菜色。湯喝得越多,鈉含量相對攝取量也越多,更避免湯汁拌飯等不良飲食習慣。
五、 減少消夜飲食習慣
儘量在晚餐3、4小時後再睡。食物消化時間約2~3小時左右,晚餐吃七八成飽最佳,吃得太撐了,食物消化時間越長,同時容易加重胃、腸消化所需作用時間,睡前禁食,不但容易影響腸胃健康功能,同時容易引起脂肪堆積。飯後30分鐘慢跑等簡單的身體活動,不但可以促進消化,也可以因活動而減少食慾。
我們常聽到廣告詞「胃腸好,人不容易老」,意旨胃腸健康,精神狀態及免疫力也會跟著好,從小培養良好飲食習慣,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